漯河市卫健委紧盯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新期待,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群众“方便看病、舒心看病”,今年9月1日,推出了“十条规定”,即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错时门诊”、实行复诊免挂号费政策、推行诊间支付服务、提供多学科诊疗(MDT)服务、实施病历复印“七天工作制”、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提供慢性病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爱服务、开展延时检查服务、提供全天候患者就诊停车服务。以小切口、微服务为落脚点,助推“六聚焦六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精准服务“暖民心”。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了“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门诊和入、出院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入院就诊患者“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办理”的服务模式;动态监测门诊量情况,在部分重点科室、排队时间较长的科室增设早、午、夜间门诊,科学延时医疗服务,确保收费、取药和常规检查同步运行,切实做到门诊服务“早开门”、“不打烊”。
精细服务“解难题”。针对就诊当天未取得检查检验结果的门诊患者,主动推出“挂号延长制”,就诊3日内复诊无需再次挂号;积极开通诊间支付服务系统,门诊电脑终端配备支付设施,保证患者处方开具、检查检验缴费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市域内8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置门诊MDT岗,为门诊疑难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诊疗,让就诊群众享受到“患者不动医师动”的优质服务。各级医院全面开通病案复印预约功能,实现患者出院后一周可通过预约来院自提或邮寄方式提取病历,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正常安排值班人员,为广大群众复印病历提供便利。
精确服务“促提升”。二级及以上医院抓实预约诊疗制度,有效提升预约诊疗的精准度,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时间缩短到10-15分钟以内;积极推广预约检查服务,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以内。鼓励医院在低楼层开设慢性病便民门诊,收取平诊挂号费,满足慢病患者复诊、购药的需求。对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实行志愿者陪同,开辟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方便老年患者就医。为ICU、CCU、PICU、NICU等重症患者家属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如高低床、床头柜、饮水机、充电设施等,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家属临时休息。市区医院持续优化院内停车服务,着力从医院内部挖潜,通过新建、改建地面或立体停车场等多种形式,增加停车位;充分发挥安保人员、志愿者的作用,加强患者乘坐车辆进入院区后的引导、停放及引流,有效避免因车辆停放影响群众就医秩序的情况出现。
“‘十条规定’是今年目标任务,‘六聚焦六提升打造六心医院’是今后三年工作安排,出发点是群众,着力点在医院,落脚点在群众的感受,最终向着打造最佳就医体验感城市目标迈进。”接下来,市卫健委将对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十条规定落实情况和六聚焦六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实行台账化管理,清单式推进,一季度一评价,一季度一通报。年底前,将根据考核评估情况,按照三级医院类、二级医院类等分类公布第一次“名次表”。(李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