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家长该赋能孩子什么呢?

这是一个需要系统化地回答的问题。

因为,人生来就是独特的,又是奇妙的、复杂的。

从胎儿至婴儿、幼儿、儿童,再至成人,成为完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一代人的养成需要非常综合的解决方案,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在通往人才之路上,我给家长的建议有两个:

第一,要以终为始,也要以始为终。

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这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其精髓是,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应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完成所有事物都要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

这一点,我认为在教育中更适用。这里就涉及如何帮孩子设立一个远景,同时在行动中,如何帮孩子真实去搭一座通往远景的桥。

而以始为终,孩子为何而学,我认为应该是对下一代的“初心”,同时,也是缓解教育焦虑的症结。

第二,深度解读每年的人才报告,看未来人才的趋势。

我们身为家长,应该从根本上弄清人生真正的大考是什么。

我从沈祖芸老师的报告中摘取了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培育的部分,供大家参考。

首先来看看最早启动目标重塑的美国。

就在21世纪之初,美国教育部联合了微 软、IBM 等数十家大公司组成战略委员会,在研究了整整五年后,终于在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框架》。此框架首次提出了三大核心素养,也就是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这些素养主要通过学科学习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来培养。

新加坡启动得也比较早,他们在对美国的三大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后,于2010年提出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技能,一是交流、合作与信息技能,二是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三是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新加坡给“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才”画了像,就是充满自信、主动学习、积极奉献以及心系祖国的公民。

芬兰于2016年发布了《学习的未来2030》,报告中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包括学会如何学习的素养,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的素养,自我管理和日常生活的素养等。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四大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关注 Google 人才报告,看人才的趋势变化。

英国《经济学人》预测,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三大核心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好奇心。

而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五年的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从2018到2022年,排位第一的是分析性思维与创新,第二是解决复杂问题和主动学习与学习策略,第三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独创性、主动性。

2017年1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发布《PISA 全球胜任力框架》,对全球胜任力给出官方定义: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当我们明确理解了人才的核心素养,其实就非常清楚如何培养孩子了,家长更应该了解在不同的阶段,去赋能什么。

我的总结是八大方面,主要针对0~10岁的生命早期,这个阶段也是很多家长着力的关键期,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非常珍贵,在这个阶段,家长的作用极为重要。

八大赋能关键词:

第一,人生底色赋能;

第二,思考赋能;

第三,创造力赋能;

第四,学习赋能;

第五,认知赋能;

第六,内驱力赋能;

第七,审美赋能;

第八,财商赋能。

上述每一个方面,都会包括具体的方法论以及操作手册,它们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百年树人这件大事上的具体帮助。

教育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尤其是有一定经验的家长,会有很清晰的认知。就像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也没有完美的学校和教育模式。正因为懂得这些差异,更应愈早理解世界,理解未来,赋能孩子,让他们勇敢面对未知。

到底,人生是一段一段的旅程,我特别喜欢《园丁与木匠》里的一句话——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来源:漓江出版社授权选载于《赋能孩子》

赋能孩子家长父母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江苏在线 js.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